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动力来源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是其基本内涵。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其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遵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其内在逻辑。一方面,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在对传统技术、产业和原有发展动能的突破,带动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质生产力也应立足于各地传统生产力状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寻求突破,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朝着更深层次发展,各种新技术的突破日新月异,对要素配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有些技术突破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优势,而有些则主要依靠资金密集的优势。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每个地区的要素构成和资源禀赋都有所不同。虽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共同的目标,但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至关重要。因地制宜形成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产业图谱,扬长避短,根据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情况去规划、设计新质生产力发展。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高校聚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础好,要积极抓机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产业竞争力,赋能徐州高质量发展。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澎湃发展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数字经济、半导体、医药健康,以及都市工业智能制造,都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徐州市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和君纵达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老虎工业云谷徐州总部项目、鼓楼区半导体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取得较大成果,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加速壮大医药健康产业,打造区域医疗中心。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培育集聚医疗卫生人才和机构,把医药健康作为“343”创新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提升、蓄势腾飞的强劲态势。徐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健康中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枢神经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细胞治疗药物为重点,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不断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徐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围绕已形成的突出特色和抢抓创新赛道两个方向发力: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江苏恩华、万邦生化等行业龙头医药企业的领军优势,推进重组人胰岛素、中枢神经药物的扩大规:筒飞,进一步扩大我市生物医药强势产品的地位;同时紧抓创新赛道,举全市之力,打造细胞治疗药物未来产业集群,依托乐鱼滚球在该领域的超前布局和先发优势,培育新动能、抢占新赛道,为我省打造千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贡献徐州力量。
培育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今天的未来产业就是明天的产业未来,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和增长点。徐州市委市政府科学择定徐州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培育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覆盖了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5”即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5个成长型产业;“X”即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若干前沿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同时,密切关注未来网络、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类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及时推进细分关键领域成果在徐落地转化,不断丰富拓展未来产业体系。
“善战者,求之于势”。立足资源禀赋,纵观时代大势,对徐州来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好的事。让我们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新优势,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精彩篇章。
报道链接:http://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24-05/27/03/2024052703_pdf.pdf